渐惯
这周已经是第三周上课了。感觉自己也渐渐开始习惯这儿的生活了。
家里的话,基本用品都齐了,洗衣机厨具之类的。我之前专注了一段时间探索新食谱,不过后来也没有进一步地买一些调味料,刀,砧板之类的东西,基本就是买一些成品或者半成品回来自己简单做一下,或者有促销活动的时候出去吃。

因为我开始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精力分配,不能把一切事情都做到极致(主要还是学习脑力消耗太多)。如果花太多精力在“做好菜”上感觉有些不值当,我的口味要求不太高,现在自己做的饭自己觉得吃得惯就行。然后每天出门通勤也要消耗精力。
说到通勤,我离学校5km左右,所以还是用交通工具更节约精力一些。但是这边的公共交通工具都太逆天了。
地铁
3镑以上
主要就是贵哈哈。速度倒还可以,罢工情况也比公交少一点。就是晚上可能不太安全,地铁站附近会比较危险。
公交
1-2镑
特别特别慢,甚至没比走路快几分钟。因为这边红绿灯特别多所以公交停车很多,而且司机总是闹罢工所以效率也不高。再有就是两班公交之间可能差30分钟以上。
共享单车
1镑开锁,0.29每分钟(Lime)
贵;再有就是在伦敦骑车有点危险因为不一定有非机动车道,所以有时候要和汽车共用一道,汽车会按喇叭让我快点骑别挡他们
最省钱的方式,要么是我换个房子,要么是买个自行车。换房子也挺耗精力的,而且我这边其实也还不错。所以我去搞了辆自行车,加上锁一共190镑。不丢的话,骑一个月左右就能回本了吧。
公寓和学校门口停车点都比较安全,所以两点一线的话还好。然后公寓到学校一条道基本全是非机动车道,骑着也挺安全的。而且我感觉我骑这个b车都不用去健身房了,每天拼命蹬也算锻炼了。
(不过晚上天黑的早,我不知道适不适合骑车。周五我应该要6点下课,到时候试一下看看够不够安全)
学校上课的话,我还是延续了在北邮的“坏习惯”:不听lecture(以及尽可能不去教室)自己看课件。因为课上一个留神没听懂可能付出的代价会很大,所以保证我的进度在他前面还是挺重要的。而且这样也给圣诞月的复习减少一些负担嘛。
DSP:离散信号系统,我的亲爹。我恨这玩意。做题太难了,不知道该用什么公式。听说1月期末80%挂率,我真服了。不过的话就要等8月补考了。
AI:目前感觉能理解。还是在讲一些概率的东西,大作业是写一个吃豆人吃豆+躲避鬼的逻辑,目前感觉还算有思路。
ML:和AI比较像,目前也是讲一些概率的内容。
PM:进度最慢的课,我刚看完第二周笔记。我有种要狂背的不好的预感。
此外我试图找一下有没有研究项目,谢谢个人导师。目前算是口头答应我去打工了,正式的一些流程后面搞下来的话应该就可以去实验室玩啦。搞科研的想法主要是想给自己大学生活填补一些遗憾吧,不想毕业前没进过实验室,一点科研没摸过。至于博士的事情申不申再考虑,我这个项目也不算太大。brp也拿到了,ni在申请中,如果要兼职的话可能需要。
总体来说活得还算不错,我觉得比在北邮的时候压力小很多。当然这个感觉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留学的时候没人管我,所以我自己还是得跟好每门课进度才行。
Last updated